编者案: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日子里,让我们品读一名青年检察干警的朴实从检感悟,感受从检初心,以及那份对公平正义的敬畏之心,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检察官最珍贵的青春注脚。愿所有检察青年都能在卷宗里磨砺锋芒,在群众工作中厚植情怀,让青春之花在法治土壤中绚烂绽放。
2023年8月,怀着对“检察蓝”的无尽憧憬,我踏出了校园,迈入了顺庆区人民检察院的大门。眼前的检徽庄严肃穆,整齐划一的检察制服让我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自豪感,我为即将化身法律正义的守护者而踌躇满志。
初到检察机关,多项培训增强专业素质
初到检察机关,面对全新的工作和挑战,我的心中既有激动,也有不安。幸运的是,单位通过多种举措加强了“萌新”专业素质培养,帮助我迅速适应这份责任与使命。“周学月讲”、“指尖微课堂”等一系列形式,深刻融入党建与业务,不断提升我的思想认识;同时,“老带新”教学模式也让我有机会与经验丰富的检察官们一同探讨案件,学习办案经验。通过案件复盘和分析指导,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办案能力;在各类专家教授的授课中,我汲取了更多法学知识,逐步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。
初识民事检察,检察为民践行初心使命
我很快被分配到第三检察部,面对成堆的案件材料和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,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。然而,正是这些挑战激励着我不断前行、不断学习。在参与案件审查、调查取证、法律文书撰写等工作时,我深刻体会到了民事检察职能的深远意义。通过民事支持起诉,我亲眼见证了如何帮助劳动者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。2024年,我参与了为顾某等33名农民工追回16余万元工资的案件,看到他们终于解决了因未支付工资带来的困扰,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。同时,在办理69岁曾某的民事执行监督案件时,我们通过“和解五法”,帮助他顺利找回了被强占5年的出租房。
再遇行政检察,情理并重展现法治温情
对于检察干警来说,每起案件背后都蕴含了民生诉求,既要以法律之尺丈量是非曲直,更要用为民之心抚平矛盾。检察职能的发挥不能仅停留在自身履职的“自赢”,还必须考虑到监督对象、行政单位,以及案外人的利益,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,化解争议。在协助办理某建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行政处罚执行监督案时,我们联合法院展开了行政非诉争议实质化解工作。通过分析研判、释法说理,成功促成了行政机关与该公司达成和解协议,让公司分期缴纳罚款,并减免部分加处罚款,帮助民营企业化解了困境。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,检察工作不仅仅是要衡量是非,更要关注民生,关注每一个背后需要帮助的声音。
转战公益诉讼,高效履职守护美好生活
公益诉讼职能的践行,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。在协助办理环境污染、安全生产等案件时,我从案件线索摸排到实地勘查,再到启动公益诉讼程序,每一步工作都要求细致入微,严谨专业。通过这些案件,我深刻认识到公益诉讼不仅仅是法律的救济,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守护。我亲眼见证了检察官为污染的河流争取治理,为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争取修复,守护了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也为特殊群体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。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公益诉讼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,更让我意识到检察工作背负的使命与责任。
“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”胸前那枚检徽时刻提醒着我,要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,我将不断探索、不断雕琢,努力成为一名讲政治、懂业务、有情怀的法律人,用实际行动去守护法律的尊严与人民的幸福。